齐鲁 发表于 2024-3-11 11:17:14

小浣熊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浣熊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多在树上休息,隐匿在石洞和树洞中,夜行性,晚上出来活动觅食,晨昏活动较频繁。它们喜欢居住在池塘和小溪旁树木繁茂的地方,分布在林区的浣熊几乎整天都在树枝上休息和活动,巢也筑在树上,但分布在沼泽地带的浣熊则在地面上寻洞休息。此外,浣熊可能有共同的排尿和排便区域。

与在冬天冬眠的土拨鼠不同,浣熊不会冬眠,分布在南部地区的浣熊全年活跃。然而,在阿迪朗达克山脉和其他北纬地区,在寒冷的雪季,浣熊进入可能持续长达四个月的冬季休眠期,但与冬眠不同,偶尔会在暖和天气出来觅食。休眠期间,它们的新陈代谢率和温度保持不变,所需能量主要依赖于秋季储存在体内的脂肪,体重可能会减掉50%。

觅食行为

小浣熊是杂食性动物,吃鱼、蛙和小型陆生动物,也吃野果、坚果、种子、橡树籽等。常吃的食物有水果、玉米、坚果、鸟蛋、昆虫、蛤蜊、青蛙、蟾蜍、蠕虫和蜗牛等,也拣食人类丢弃的食物垃圾。不同栖息地的浣熊有自己喜欢的食物。它们喜欢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觅食,然后用前爪将食物在水中摩擦浣洗,然后再吃掉,因此被人们称作“浣熊”。

通常浣熊不会走得太远,活动范围由食物决定。在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山谷中,常驻浣熊每晚的行程在0.75~2.5千米。雄性在秋季、冬季和春季的行程稍远,而雌性在夏季与幼崽一起觅食时行程更长。

活动技能

浣熊善于攀爬,动作非常敏捷,即使从10~12米的高度跌落也不会受伤。浣熊也善于游泳,但它们不常游泳,因为皮毛浸水会让它们承担额外的重量。它们走路时像是拖着脚步,但在地面上的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24千米。

社群行为

浣熊通常是独居独行的动物,唯一真正的社群是雌性浣熊与它们的幼崽。有时,雄性可能会在繁殖前和雌性一起待一个月,直到它们的幼崽出生后。另外,当遇到集中的食物来源和休息地点(如玉米地或垃圾场)时它们可以成群出现,也偶尔有几只浣熊在非常寒冷的天气时同巢的现象。

关于浣熊的社群行为说法并不统一。另有研究过浣熊社会结构的研究人员认为,浣熊通常并不孤独。无关的雄性可能会形成松散的雄性社会群体,而有血缘关系的雌性可能会有公共区域,偶尔会一起觅食。2008年对德克萨斯州南部浣熊的分析发现,雄性浣熊有时会形成由3~5只成员组成的稳定群体,形成社会纽带,包括白天一起休息,晚上成对或成群活动;2011年对伊利诺伊州东北部浣熊社会结构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浣熊的社会系统比以前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这项研究记录了浣熊有2~5只大小不等的雄性群体的存在,而超过一半的雌性在冬季和春季与其他雌性有关联。

沟通感知

浣熊主要靠触觉感知周围的世界,因此浣熊在北美洲印地安语的名字称为"raccoon"——意思是“用手抓挠”的动物。它们在水中浣洗食物的行为,其实不是为了清洁,而是在水中增加触觉来感知食物。他们的触觉非常发达,体现在他们抓握和操纵物体的能力上。当它们捕捉昆虫时前爪非常灵巧,还具有非凡的触觉辨别力,可以在看不到的情况下区分物体。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大脑中触觉接收区域大,其中对应于前肢部分的神经接收来自手指的特定信号,相当于大量脑细胞对前爪刺激作出反应。

浣熊最重要的感知方式还有嗅觉。它们的嗅觉因鼻垫浅、鼻形没有人中而更加敏锐,可以嗅到沙子下5厘米深的橡子。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它们也用气味标记家园,有配对的肛门腺体,通过在各种物品上摩擦来留下气味。还观察到肛门嗅探以及通常靠近小径的原木和树桩等地方的公共排便场所。

浣熊还通过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来沟通和感知。它们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口哨声、尖叫声、哭声、鼻息声、吠声、咆哮声、叽叽声和咕噜声等。在遇到威胁时,浣熊还会发出一些视觉信号,包括鞭打尾巴、露出牙齿和拱起背部。这种姿势可能伴随着尖叫、嘶嘶声、鼻息或咆哮等声音信号。浣熊妈妈和幼崽之间也常用声音信号沟通,包括咕噜声、叽叽喳喳声、叽叽声和尖叫声等。

进攻防御

浣熊白天在巢穴中保持不活动,可以逃避许多捕食者。在活动时,它们会保持警觉并且可能具有攻击性。它们的天敌是猞猁、狐狸、美洲狮、郊狼、短吻鳄和熊等,蛇也会捕食浣熊的幼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浣熊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