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 发表于 2023-8-21 10:07:41

千禧中国鸟龙考古发现

自从1994年中国辽宁西部地区就发掘到一系列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千禧中国鸟龙(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在1999年发表,不仅是世界上已知保存最完整的驰龙类,而且保存了更为精美的绒毛状皮肤衍生构造。可以利用羽翼滑翔。

驰龙类类群包括了恐爪龙与伶盗龙,是鸟类最亲密的血缘近亲,千禧中国鸟龙更在恐龙与鸟的中间环节中,扣上了最关键的一只失落的环节,其复原模型,呈现着腾空而起的掠食模样,隐喻着恐龙是温血。命名由来

产于义县组下部的第五种恐龙——千禧中国鸟龙的发现更有戏剧性。1998年夏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西野外工作队在收队前的最后一天,在“中华龙鸟”化石产地附近发掘出了这种恐龙的正型标本。在离化石富集层还有大约90厘米的岩层中,有人在掘出的页岩片的断面上发现了化石的断茬。这时,有些含化石的岩石碎片已经被搬运出坑外了。帮助发掘的北票市鸟类化石管理处的李荫方清理了出现化石的岩层,在黑灰色的页岩层面上出现了一个动物的印痕:整体轮廓无法看清,不过在头部长着一排弯刀状的牙齿,而且在断面上暴露出了一些黑色的类似绒毛的印痕。从牙齿判断,它肯定不会是这一地区常见的孔子鸟,但同时它又长着类似羽毛的结构。这是过去的几年内第一块由科研工作者亲手采集的长羽毛的恐龙化石标本。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块标本已经成为辽西古生物研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记录。

徐星和吴肖春与汪筱林后来把这件化石命名为千禧中国鸟龙。它代表这一地区产出的第五种长有羽毛或者类似羽毛结构的兽脚类恐龙,它的大幅彩色照片后来出现在1999年11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谨慎小心的保存和近乎苛求的修理使得这件标本成为产自辽西地区最为精美的标本之一,成为了古生物学界的新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禧中国鸟龙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