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 发表于 2024-4-17 10:49:42

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

“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句谚语,是关于请客吃饭的。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酒桌文化中的独有特色。

对于酒桌文化来说,礼重要,但面子问题也很重要。

因此,这句关于酒桌文化的谚语,阐明了中国人最看重的“面子”的重要性。

那俗语: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这两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两饭为何不能吃?

一、上了菜的宴席
上了菜的宴席很好理解,就是别人请客设宴,菜已经全部上到桌子上了,有可能已经开席,大家都吃了起来;也有可能没开席,但准备开席。

这时,如果你去了,看到这种情况,奉劝还是不要上席的好。

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你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了宴席现场,却发现宴席已经开始,大家都大快朵颐的吃了起来;或者菜已经全部上齐,大家准备开席。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主家对你压根不重视, 有你没你都无所谓。主家感觉差不多了就会开席,不会专门等你。且开席之前,也没有跟你电话沟通,问你具体的情况。

像这种情况,主家已经表示的很明确了,你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你一个不多,没你一个不少。

在不受主家尊敬的情况下,这席你要是再坐上去吃,就有些缺乏自尊,用现在人的话说,就是很没面子。

别人都不重视你,你还用热脸往冷屁股上贴,何苦呢?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宴请宾客自有一套程序:

宴请之前,主人会写请柬邀请客人;宾客到场之前,主人会在门外迎接;宾客到了后,主人会和宾客寒暄迎进屋内。宴席开始之前,主人会让宾客落座。宴席开始,主人会敬酒敬菜,以示感谢。

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是主人请的重要宾客,宾客未到,即使晚到,主人也不会开心,一定会再三和宾客联系,等重要宾客到了后才开席。

这是主人对宾客的尊敬,也显示了宾客尊贵的身份。

回到上面的问题,如果你到时,宴席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主人也没有提前和你沟通,问你的具体情况,至少说明你在主人眼中无足轻重,更谈不上是尊贵的宾客。

现在谁也不缺一顿饭,人们更看重自己的尊严与面子。

这么让人颜面扫地的宴席,人怎么还有心情上桌去吃呢?

在农村,很多人对这一习俗尤为看重。

在农村,还流行着一句话:白事不请自来,红事请了才来。

按理说,白事是丧事,人们避而远之,为什么农村人会不请自来?

红事是喜事,谁都想讨杯喜酒喝喝。但是,如果你家没邀请,人们决不会参加,这又是为什么?

有一次,婆婆给我讲了原因,我才知道其中的奥秘所在。

农村人很在乎面子,也讲义气。

只要村子里谁家过百事,大家都会觉得是同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只要没事儿,大家都会去帮帮忙。毕竟谁家都会遇到白事儿,人多好办事。

这是农村人的义气所在。

但对于红事,只要主家没通知,人们就一定不会去。

第一,现在大家条件都好了,谁也不缺一顿饭;

第二,农村人更看重面子问题。对方没通知,就是对方对自己不重视,没打算让自己去。

既然人家都不重视自己,何必贴着脸要去吃饭呢?

所以,酒桌文化除了礼,面子问题则更为重要。

二、下了桌的酒
宴席开始,人们大快朵颐,吃菜喝酒好不热闹。有些桌子大多数是男士,一瓶酒下肚很快就喝完了。

有些桌子大多为女士和小孩,打开的酒很少喝,便剩了下来。

下了桌的酒,意思是:宴席结束后,对宴席上已经打开但没喝完的酒,进行统一收集,再次宴请宾客。

有些酒没开封,如果主人拿来招待宾客也没什么问题,毕竟酒没开封又是好酒。

但如果酒已经开封了,就叫残酒,是别人喝过了的酒,这样做就不太合适了。会给客人一种不被尊重,被人瞧不起的感觉。

就像送衣服一样,别人买了一件新衣服送给对方,并且挑对方合适的款式,喜欢的颜色,对方肯定会非常高兴,觉得自己被重视。

相反,如果这件衣服主人穿过好几次,因不喜欢才送给对方,对方就会感觉很不舒服,觉得自己像乞丐一样被人施舍。

而且,开了瓶盖的酒,过一段时间后,酒精浓度会挥发,酒的醇味和香味也会大打折扣。

这种酒,主人一般不好意思招待客人,招待尊贵的客人更是拿不出手,自己喝倒是没有问题。

如果主人拿这种酒招待你,那说明他根本看不起你,你在他的心中没有任何地位。所以,这种酒不喝也罢。

总之,这两句谚语说明了酒桌文化上的礼仪和面子问题。

写在最后:
宴请客人时,主人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给客人足够的尊重,客人内心也会感觉到被尊重。一顿宴席吃完,不仅是味蕾的完美享受,也拉近了主人与宾客之间心的距离。

所以,有些俗语话糙理不糙,我们还是要遵循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有两饭不吃,上了菜的宴席,下了桌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