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国家集采人工耳蜗落地山东首日,4岁的他完成手术

[复制链接]

2243

主题

0

回帖

6795

积分

版主

积分
6795
发表于 2025-3-4 1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

这天,也是国家集采人工耳蜗类中选医用耗材,在山东省药械交易平台挂网交易的首日,单套产品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左右。

3日上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4岁男孩芃芃用上了集采的人工耳蜗。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妈妈立即俯身安慰:“别怕”,而也他将更清晰地听到爱的声音。

拍摄时间:3月3日

拍摄地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拍摄内容:集采人工耳蜗落地山东



人工耳蜗纳入集采目录

总费用从15万元降至3万元

2020年11月,张欣欣的三胞胎出生,两个男孩、一个女孩,全家沉浸在无尽的喜悦中。很快,孩子们的足底血报告出来了,他们都患有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这种病会让孩子的听力受损,而且会随着年龄增长加重,还很容易因一场小小的感冒或是磕碰加重。植入人工耳蜗,是让孩子们尽早能听、会说的最佳方案。

回忆起被噩耗击中的日子,张欣欣的眼睛里依旧噙满了泪。“我一个人照顾他们,孩子爸爸拼命工作挣钱。在他们一周岁的时候同时做了人工耳蜗手术。”张欣欣告诉记者,当时在齐鲁医院的帮助下,孩子们享受了植入人工耳蜗一侧免费的政策。“芃芃是三胞胎中的老大,只做了左耳,当时右耳听力还可以就没有手术,一直戴助听器,老二、老三双侧都做了。”张欣欣说,养育三胞胎的巨大经济压力下,他们选择的是最基础的分体式人工耳蜗,佩戴不如一体式方便。尤其是对芃芃,她心中一直非常愧疚。



2024年12月,第五批耗材国采在天津开启,本次集采针对人工耳蜗类和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科专业主任张寒冰告诉记者,这是人工耳蜗是第一次进入集采。她立即给张欣欣打去了电话,告诉对方这个好消息。在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当天,芃芃成为了山东省第一个用上集采人工耳蜗的小患者。

“我们选用的这套人工耳蜗外机是一体式的,植入的部分更薄,在孩子耳后颅骨上开槽更浅,外机部分也是一体机,佩戴更方便。”张寒冰介绍,这套设备是目前市面上的高端产品,价格在28万元左右,通过集采后降至4万6千余元。

张欣欣回忆,当初的分体式人工耳蜗价格一套也要十几万元,“这次使用的人工耳蜗如果没有集采,加上手术费,医保报销后也要花15万左右。纳入集采目录后,报销后全部只需要3万元左右。”



新耳蜗可以做核磁检查

四五十个孩子在排队

从上午10点左右芃芃被推进手术室,到苏醒后出手术室的近两个小时里,记者看到张欣欣一直在手术室门口倚靠在墙角,紧攥双手翘首以盼,没有坐下休息一刻。看到芃芃头上包裹着绷带、躺在病床上喊疼的那一刻,这位母亲立刻俯下身,强忍泪水握住孩子的小手安慰,“别怕,妈妈在。”

回到病房后,张欣欣认真记下医嘱,老二、老三也环绕在一旁。听着芃芃因疼痛、恐惧发出的呜咽,病房里其他两位家长也悄悄抹着眼泪。“他们是孩子做康复训练时认识的‘耳蜗家长’,都是来帮我的。”张欣欣介绍。



“我女儿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先天性耳聋,也做了人工耳蜗。”刘先生告诉记者,他对张欣欣一家的困难感同身受,听说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没法赶回来,特地来帮忙。“对普通家庭来讲,给孩子做手术、进行康复训练压力太大了,而且这个群体远比普通人想象中更多,所以听说人工耳蜗纳入国家集采目录后,我们都非常开心。”刘先生说,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关注,各项花费都在减少,他也期盼着更多患儿受益,不要错过语言发展的黄金期。

张寒冰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力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此次集采中,能支持高场强3.0T核磁共振的新一代人工耳蜗植入体中选,意味着植入的患者今后有什么病症,可以接受高强度核磁共振检查,以往有些人工耳蜗植入后,患者不能做,或者只能做低强度核磁共振检查。”张寒冰说,现在齐鲁医院有四五十个孩子在排队等待手术。



为大范围入医保打基础

有望推进国产产品升级

妈妈的温柔安慰,弟弟、妹妹的说说笑笑,让芃芃的情绪逐渐安稳下来。很快,新植入的人工耳蜗就能开机,他会更清晰地听到这些传递着爱的声音。

记者了解到,对于“语前聋”,即学说话之前就听不到的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年龄通常为1到6岁,越早植入越有利于儿童对声音的辨识、理解和记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育。而听力损伤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现有听力残疾人数达2780万人,6岁以下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人,每年新增听障儿童2至3万人,其中740万人适合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获听力。



近年来,包括山东省在内,上海、江苏、浙江等10多个省份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可达45万元。

但医保报销之外,患者自付部分仍不便宜,而昂贵的价格也是人工耳蜗大范围进入各地医保的主要障碍。此次人工耳蜗集采落地,使其价格大幅降低,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将之纳入医保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分析,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持续扩大,反映出国家对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决心,以及对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范和整顿的力度不断加强。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不断发展,国产高值医用耗材的质量和性能逐步提升,集采过程中,国产产品有望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进一步推动国产升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齐鲁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GMT+8, 2025-4-23 02:44 , Processed in 0.12115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