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家长放下焦虑孩子才能淡定!陪伴孩子养成学习习惯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3 天前
  • 签到天数: 2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1万

    主题

    34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2962
    发表于 2023-9-14 10: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学年伊始,通过幼升小、小升初,许多孩子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一些家长也焦虑起来。不过,也有一些家长走出了焦虑。他们说,作为家长,要学会安放自己的焦虑,接住孩子的焦虑。

    讲述1

    放弃对孩子分数的执着

    林文的儿子今年已经高三,成绩很好,可以说是“别人家的孩子”。回顾自己走出“家长焦虑”的历程,林文最大的体会就是“陪着孩子慢慢地成长”。

    “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情绪问题严重,小学三年级前,成绩一直倒数。”林文说,那时候她一边报班、找老师,想办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一边暗自焦虑。

    改变从孩子又一次没有考好开始。那次孩子很努力复习,可是成绩依旧只有70多分。林文小心翼翼地安慰孩子,生怕触动他的自尊心,让他更厌学。

    “妈,您觉得我就该那么差吗?”儿子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林文。“那时候我忽然认识到,孩子是个独立个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作为家长,只能是孩子成长、学习上的辅助,为他提供适合他的土壤。”林文说。

    从那以后,林文“强迫”自己放弃了对孩子分数的执着和焦虑,开始陪伴孩子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陪着孩子慢慢成长,提升他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们给孩子树立一个理念,他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做哪些努力,是他自己的事,是他要完成的承诺。”林文说,提升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并不代表放任孩子,而是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予以支撑。

    在初二的时候,孩子的情绪再次出现了问题,他感觉自己深陷在泥潭里:物理学习出现了问题,整个人很焦躁。那段时间对孩子来说是很痛苦的,林文和儿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们陪着你”。最终,走过“泥潭”的儿子,已经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



    讲述2

    “虎妈”废除学习时间表

    贺雯走出“家长焦虑”的过程,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贺雯从小就很刻苦自律,制定了目标就向前冲。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贺雯“复刻”了自己的经验。

    早上6点半起床、晨读半小时英语、吃早餐、上学、晚上4点半放学、5点开始做作业……周末,贺雯也给女儿报了课外班。开始的时候,孩子虽然不情愿,但是还能配合,学习也一直名列前茅。

    可到了四年级,女儿忽然叛逆了,每天的“时间表”名存实亡,每天也就刚刚能完成作业。母女关系也一度降到冰点。

    贺雯觉得孩子存在学习困难或是心理问题,于是她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没想到一番测评下来,问题最大的反而是自己。作为一个强势的人,贺雯将这种强势带到了亲子关系中,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行为,忽视了孩子精神领域的自由度。

    贺雯开始尝试改变自己——她废除了“时间表”,愿意花一些时间陪女儿做一些以前认为无意义的事情,比如做个水晶画、盘手串、玩桌游,试着从女儿的角度去看学习和生活,逐渐与女儿达成和解。

    生活和工作中,贺雯也在尝试着改变,开始给自己安排脱离工作的时间,喝喝茶,散散步,去书店读本书,拿出一些时间留给自己。

    如今女儿已经顺利地升入初中,贺雯发现,放手之后,女儿成绩也不错,而且非常阳光开朗,还竞选上了班干部,颇有些自己少年时候的爽利劲儿了。

    观点

    让孩子在宽松土壤中萌发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家长也是不同的个体,“家长焦虑症”各有各的“病因”。

    丁昱煜是一名16岁高中生的母亲,也是一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她以专业过来者的身份,为家长们支招。

    首先要正视焦虑。不焦虑是个伪命题,在社会大环境的裹挟下,焦虑情绪是必然的,但要把焦虑控制在一个度里。家长有家长的焦虑,孩子有孩子的焦虑,正常的情况下,家长应该能够接住孩子的焦虑,舒缓他不好的情绪,给予孩子支持。如果家长过于焦虑,会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其次要区分焦虑。有些家长会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孩子身上,将自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转嫁给孩子,所以家长要学会区分焦虑是自己的还是孩子的,区分焦虑背后的原因,是自己的焦虑要自己去解决焦虑,学会与焦虑共处。

    最后,要正视孩子,相信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未来他们会大大超过我们的想象,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敢于去使用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优势,找到真正的自信。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不只是成绩好,上个好大学,而是要使孩子获得人格的发展,拥有持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能力,收获丰盛蓬勃的人生。”丁昱煜建议家长们,“安放”自己的焦虑,“接住”孩子的焦虑,陪伴孩子在宽松的土壤中萌发,成为最好的自己。(文中受访家长为化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齐鲁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GMT+8, 2024-5-20 14:56 , Processed in 0.1405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