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无条件接纳孩子后,他彻底躺平了,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11 14:26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204

    主题

    1

    回帖

    669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690
    发表于 2023-11-6 15: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现在休学在家,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我是真的又气又急。”

    “我知道要无条件接纳他,所以一直都在忍,可还要忍多久啊?”

    “孩子马上就要高三了,不能再耽搁了,再这样下去,整个人就废了。”

    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难题,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要接纳。

    但她们发现,当自己接纳了孩子之后,孩子似乎并没有变好的迹象,反倒是自己愈发焦虑了。

    这让家长们感到头痛:

    到底怎么才算真正的“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就是任由孩子躺平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被迫接受,不等于全然接纳

    很多家长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被迫接受”和“全然接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被迫接受”?

    就是我们对孩子当下的现状,其实是不接受的。

    我们打心底里不允许这一切的发生:不允许他不上学,不允许他玩游戏,不允许他的人生轨迹脱离自己的预期。

    但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改变他了,于是虽然一万个不乐意,却也只能被迫接受现实。

    可心里的倒计时秒表一直在滴答个不停,所以我们一天比一天焦虑,一天比一天没有耐心。



    那什么才是“全然接纳”呢?

    回想一下,孩子刚出生时的情景。

    那时候的他,没有丝毫的自主意识和能力,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依赖我们。

    但我们不会嫌弃他,也不会担心他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是否是我们理想中的样子。

    我们只是爱他,纯粹地、无条件地爱着这个刚刚降临的小生命。

    这就是“全然接纳”。

    我们不妨可以评断一下,当下的自己正处于哪种状态。

    1、你允许一切正在自然发生。

    允许他就是当下这个样子的,也不在乎他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爱他,就像爱一个婴儿般纯粹。

    2、你对当下的一切非常不满。

    你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是这个样子的,你只是被迫接受了现实。

    你很想改变他,所以你特别焦虑!

    你的答案是几?

    你是否真的做到了全然接纳?



    全然接纳,不代表彻底躺平

    那么,全然接纳就是什么都不管了吗?

    任凭孩子躺平玩游戏,不去改变他,也不去操心他的未来?

    当然不是。

    首先,全然接纳不包括价值判断。

    我们接纳孩子不去上学,并不代表我们觉得他这样做是对的。

    也不意味我们彻底放弃了他,或是顺从了他。

    我们只是接纳了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评断,不试图改变。



    其次,我们只需要接纳已经发生的事实,不需要接纳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孩子天天玩手机,成绩从前10名退到了30多名,再这样下去肯定考不上大学,这辈子都完了。”

    我们只需要接纳“孩子玩手机,成绩退到了30多名”这个事实;

    而不需要接纳“考不上大学,这辈子都完了”这一还未发生的事情。

    很多家长之所以焦虑,就是因为在接纳了前者的同时,也接纳了后者;

    强行让“玩手机,成绩倒退”与“考不上大学,这辈子完蛋”产生了因果联系。

    最后,接纳现状并不等于现状无法改变。

    接纳孩子休学在家,天天玩手机,并不意味着接纳孩子一辈子碌碌无为。

    接纳现状是因为一切已经发生,我们只需接纳就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已成定局,我们无力再去改变。

    我们只是保持正念,活在当下;

    而不是彻底躺平,放弃未来。



    接纳了,孩子也不会马上变好

    那么,当我们真正做到了全然接纳,孩子就会变好了吗?

    不会,至少不会马上变好。

    因为接纳,只能让事情不会变得更坏。

    孩子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间产生的。

    厌学休学也好,沉迷手机也罢,都不是这两天发生了些什么,才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而是过去这么多年,问题不断积累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才最终耗尽了孩子的生命力,导致他内心能量严重不足。

    孩子为什么不愿上学?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上学的重要性吗?

    并不是,而是他们在本能地躲避伤害。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损失趋避”。

    即人们在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所以会本能地想要避免损失,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你看到的是,孩子不愿上学,躺在床上玩手机;你想到的是,孩子不求上进,自甘堕落。

    但表象背后的本质,却很可能是:

    孩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比不过别人,这让他产生了深深的 挫败感 。

    虽然他很清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相比较而言,他更加 无法忍受 那种令人绝望的挫败感。

    后来他发现,只要自己不去上学,躲在家里玩手机,就可以 逃避这种挫败感 ,甚至还能在游戏世界里 找到成就感 。

    这才是他不愿去上学,天天玩手机的根本原因。

    而类似这样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

    所以,想要真正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们带着爱的觉知觉察,去发现孩子内心的那份恐惧。

    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接纳了孩子,孩子就会变好了。

    接纳只是疗愈的开始,

    唯有爱,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齐鲁信息网
    免责声明: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GMT+8, 2024-5-18 04:53 , Processed in 0.1425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